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

2017-06-05 23:19:21 来源:
分享:

在我们的平常生活当中可以看见有很多的老年人由于脑梗死这个疾病的出现没了生命,有的还会出现半身不遂偏瘫的症状,下面就让我们1起来了解1下关于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这方面问题的1些相干内容的介绍吧:

[病因]

脑梗死的病发缘由有以下两种:

1.血栓构成: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狭窄,致使血流减慢血栓构成。其好发于大脑中动脉分支,如豆纹动脉等处。

2.栓子引发:经病理解剖研究发现,近50%的脑梗死是由栓子所引发,但临床检出率唯一6%—20%,其中最多见的是心源性的(心房纤颤、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占45%,其余5%可能来自动脉粥样硬化碎斑块脱落、动脉炎性栓子及脂肪栓及气栓等。

脑血栓构成和脑栓塞,虽然可由不同的病因引发,但病理生理上均造成脑血管闭塞,引发脑缺血改变,因此在处理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

[诊断]

1.临床表现

(1)血栓构成者,多见于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患者;而栓子而至者,常有栓子来源的疾病的征象,如心脏疾病,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特别是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疾病等。

(2)血栓构成者,先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头晕、眩晕、1侧肢体无力等,起病缓慢,常在睡眠或安静时产生;而由栓子而至者,多无先驱症状、病发急骤,在数分钟内发展至高峰。

(3)较少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等全脑症状,主要是局灶性脑功能缺失的征象,根据受累血骨部位不同而异:如颈内动脉闭塞的同侧单眼失明或/及Horner氏综合征,对侧偏瘫;大脑中动脉闭塞时对侧完全性偏瘫、感觉障碍、同侧偏盲等;小脑后下动脉的闭塞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声音沙哑、吞咽困难、同侧Horner氏综合征,共济失调,同侧脸部浅感觉消弱和对侧肢体的浅感觉消退或轻度偏瘫。

(4)如系栓子而至,除脑部征象外,尚可见到皮肤、粘膜、视网膜、脾、肾、心脏等栓塞征象。

2.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2)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塞范围较广者可在病发2—3往后出现中线波移位,延续约2周。

(3)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而至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4)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塞的部位、大小、及其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医治

1.1般处理

(1)卧床休息、吸氧:脑栓塞及重症脑血栓构成患者的急性期多有较严重的脑部缺血缺氧,故原则上最初几天内保证患者卧床休息,头部放平,床头不容易抬高,禁用冰袋,并予以中断吸氧。

(2)密切视察生命体征:周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比较好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数值或稍偏上水平,避免血压太低,以避免病情继续发展。对低血压者可服利他林10mg或咖啡因0.02g,逐日2⑶次。

(3)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脑血管病,极易产生呼吸道感染,且常加重病情,乃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

(4)及时做心电图检查:注意心脏情况及脑心综合征的产生,并予及时处理,结合病情进行脑CT检查。

2.扩血管疗法

扩大血管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意外1直是个有争议问题。不主张利用者认为扩血管药物可引发盗血综合征,可以使颅内压升高加重脑水肿;而主张利用者则认为早期使用血管扩大剂有益无害,由于盗血现象临床上其实不多见,主要见于严重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脑梗死在使用扩血管药后使脑血流改良。综上所述,扩血管疗法应当因病因此异,在以下情况下可使用:

(1)病程在1周以上脑水肿已消退,病情安稳时可使用。

(2)病情轻、梗死面积小,不伴随高颅压的脑梗死病发后便可使用。

病情较重、梗死面积较大,有脑水肿者不用血管扩大药。缺血性脑血管病经常使用的扩大血管药物有川芎嗪、丹参液、盐酸罂粟碱等。

3.脱水疗法

对病情较重、梗死面积较大,成心识障碍全脑症状的脑水肿表现的脑梗死,应使用脱水剂25%甘露醇250ml静脉点滴,逐日2次,连用3—5天,既可高渗脱水,又可扩容改良脑循环。但对有心功能不全者,通常选用速尿或利尿酸钠等利尿剂进行脱水医治。

4.抗粘疗法

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血粘稠度增高,当产生脑梗死时毛细血管血流变慢瘀滞,全血粘度可增加10—20倍。红细胞与血小板聚集构成微血栓。血液稀释疗法可逆转这1现象,使脑血流量增加,改良供血供氧,增进侧支循环,具体措施有:

(1)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逐日1次,7⑴0天为1疗程,具有扩容及避免红细胞聚集及利尿脱水作用。其减少红细胞聚集、增加血量,对医治早期脑梗死和脑供血不足和预防梗死扩大加重,均有良好的效果,1般无副作用,但对心力衰竭患者慎用;对糖尿病患者用含盐低份子右旋糖酐;对有过敏者用706代血浆。

(2)小剂量阿斯匹林,逐日口服50⑴00mg,以抑制血栓素(TxA2),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最近几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动脉血栓构成与血管壁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TxA2在血小板内构成,具有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作用,从而促进血小板在活体内凝块。

5.抗凝与溶栓疗法

由于抗凝疗法效果不肯定,有时尚可产生出血性并发症,特别是脑出血可危及生命,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容易引发出血并发症,故已很少利用。至于溶栓疗法迄今仍有争议,欧美学者多数持否定态度,日本学者多数主张利用,国内学者意见也不统1,我们的意见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不宜利用。

6.激素疗法

可作为重症脑梗死的1种辅助疗法,它能减轻间质性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改进意识状态(淡漠无力等),帮助语言和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但对血压高者应慎用。开始利用地塞米松5⑴0mg,逐日2次,3⑸天后改用强的松10mg逐日2次口服,以后每周减少5mg,至撤完为止。

7.钙离子阻滞剂

新近研究证实,钙离子阻滞剂通过阻滞钙离子内流,抑制脑血管痉挛,在脑血流阻断后能避免缺血低灌注状态,使神经障碍得以显著改进。尼莫地平是1种对脑血管病变非常有效的钙离子阻滞剂,可用于防治脑缺血,下降脑梗死的死亡率,改进神经障碍,下落残疾程度,而副作用较少,应推行使用。

8.自由基清除剂

脑缺血时自由基即升高,12⑵4小时升高最明显。脑缺血时引发神经细胞侵害的缘由有两个:1是葡萄糖有氧代谢中断,能源耗竭致使细胞水肿坏死;2是大量自由基蓄积造成1系列神经细胞侵害,因此,应使用自由基清除剂。

(1)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有消除自由基作用,并有禁止自由基产生的连锁反应,该药国内已投人生产。

(2)维生素E:具有竞争性抗自由基作用,由于维生素E对氧敏感,极易氧化,而使之消失。

(3)维生素C:也有1定的抗自由基作用。

9.脑代谢活化剂

在脑代谢障碍时,脑代谢活化剂能增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改良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下落致残程度。当产生严重缺血时,受损区的ATP很快耗竭,能量代谢停滞,导致脑细胞坏死。脑代谢活化剂可提高脑细胞对氧和葡萄糖的利用率与代谢,以改进神经功能障碍。故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出血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都可采取多种脑代谢活化剂。

(1)能量合剂:10%葡萄糖液500ml,ATP40⑹0mg,辅酶A100—200u,细胞色素C30mg,胰岛素8u,维生素B6160mg,10%氯化钾10ml,逐日静滴1次。

(2)脑复康:脑复康能促进ATP转换,脑复康又是维生素

B6的衍生物,能增进葡萄糖吸收,促进γ氨基酸的利用。

(3)脑活素:脑活素含多种氨基酸,均能通过血脑屏障,用于脑血管病。以5⑴0ml加入100—2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逐日1次,亦可肌注,10⑴5天为1个疗程。

10.病因治疗

对脑梗死患者应特别重视寻觅病因,必须初期积极处理,才能减轻脑侵害和预防再发。

(1)心源性栓子: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不但可因心搏出量下落而加重脑侵害,应进行相应的医治外,还必须注意到心力衰竭、心房颤动、2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黏液瘤等多是栓子的来源,应在脑梗死稳定后,全身情况允许情况下,择期进行治疗。

(2)脂肪栓子:对骨折病人而至的脂肪栓塞的处理,可用低份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或5%碳酸氢钠200—300ml静点,逐日1—2次。有人主张用小剂量肝素10⑸0mg,每6⑻小时1次。

(3)气栓:气栓可由静脉输液或外伤、减压病等而至,其处理方法为取头低位,左侧卧位。如为减压病,可用高压氧舱治疗。

11.中性医治

对1时难以除外脑出血者,给予中性治疗,其处理原则为:

(1)既不用扩大血管、扩容或活血化瘀药,也不用止血药。

(2)选用脱水剂下降颅内压。

(3)选用适当的抗自由基药物以减少缺血性侵害。

(4)利用细胞活化剂以促进脑功能恢复。

上面这些内容就是关于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这个问题的1些相干内容的介绍,希望这些内容的介绍,能够带给有所需要的朋友们1些有用的帮助,在这里提示广大的朋友们如果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1定要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分享: